[陳資雅 記者] 旅行的方式有很多,如果感覺對了就停下腳步,去發現生活中不一樣的趣味。
covid-19解禁後,去年在濟州島旅行9天,2024決定在首爾短期生活一個半月,這段期間發現韓國covid-19後生活習慣有些改變,也參觀許多美麗的景觀、有趣的活動與各種文化體驗。韓國的觀光產業推廣真的很用心很棒,給外國人的我許多幫助。真心感謝。
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生活中的觀察與喜愛的景點:
● 無人商店更多了 무인점포가 많아요~!
無人商店的種類增加很多。之前常看見無人洗衣店,發現現在有許多無人泡麵店、無人咖啡廳、以及各種主題的拍照館。
▲ 一個人用餐更方便. 혼자서도 편하게 먹을 수 있어요~!
韓國現在的餐廳幾乎都有一人份的套餐。之前在餐廳用餐許多餐點都必須2人以上才能點,例如:烤肉或鍋類要2人以上,족발、수육、Pizza都是一大份。但是現在有1人份的烤肉店,1人份的조개전고海鮮鍋,1人份的達美樂Pizza,連수육都有一人份的套餐。
(韓國餐廳都有提供앞치마,這個服務對用餐的人很重要
▲人用餐更便利
▲ 二座必走 美景&文化&健康 三合一 的城牆健行. 서울을 지키는 두곳의 성(城) 여행
首爾市區有3座城牆步道(仁王山、白岳山、東大門),其中仁王山338.2m、白岳山342m,登山分別2~3小時,就可以在美麗的群山之中,看見蜿蜒的白色城牆固守山嶺,守護著山下的百姓們,還有景福宮、青瓦台和熱鬧的都城。
▲座必走 美景&文化&健康 三合一 的城牆健行
▲ 三國志歷史人物在韓國. 삼국지 영웅들
因為我在台灣的廟宇當志工服務,看見首爾的關聖帝君的景點特別感到親切。原來「東廟」的地名由來就是有4百多年歷史的東關王廟,敬拜關聖帝君(關羽)。另外在仁川的中華街也有三國志𤩹畫街,有60多個彩色壁畫敘述三國志的故事。
▲ 四個首爾新興散步區. 인천 차이나타운, 용산 등 4곳의 인기관광지를 둘러 봤어요
明洞、弘大還是有很多觀光客,但是這次來首爾朋友們都改推薦去有新潮商店與咖啡廳的聖水、韓屋特色的益善洞、網紅拍照的龍山美軍宿舍、熱鬧街道與美食的仁川等四個地方。感覺首爾變的越來越好玩了。
▲新潮步行區(聖水、益善、龍山、仁川)
▲ 嚐試了5種韓國特有的食物. 한국의 특별한 음식 들
台灣人的飲食習慣較清淡,生食的食物不多。醃漬的食材大多用在料理或配菜,所以這次嚐試了韓國特有的食物:醬蟹게장、生章魚산낙지、生牛肉육회、蜂蛹번데기、大麥黃花魚보리굴비。海鮮類的接受程度好一些,其中번데기我這輩子應該不敢再吃了。
▲種韓國特別食物(醬蟹、生章魚、生牛肉、蜂蛹、大麥黃花魚
▲ 推薦6家美麗的咖啡廳. 추천하는 아름다운 카페들
在韓國當然會去許多咖啡廳,分享6家美麗的咖啡廳。益善洞「小夏鹽田소하염전」韓屋鹽麵包、財閥家的小兒子拍攝地的聖水「할아버지공장」鹽麵包、安國站「수달SUDAL」起司冰淇淋可頌、景觀非常美麗的恩平「星巴克」、多媒體互動的麗水「星巴克」、前台灣大使館的明洞「The Spot Fabulous더스팟패뷸러스」水果派。
(發現韓國人最近很喜歡鹽麵包,許多咖啡廳除了蛋糕也增加了鹽麵包)
▲間美麗咖啡廳(益善洞-小夏鹽田、安國-수달SUDAL 、恩平-星巴克、麗水-星巴克、明洞-The Spot Fabulous더스팟패뷸러스 、聖水-할아버지공장
▲ 七種不同的文化體驗與風景區的特殊活動. 한국에서의 문화 체험
旅行就要把握機會,就像鬼怪的經典台詞:因為天氣剛剛好,每一天都很美好。所以遇到了就行動吧!遇到仁川都護府官衙活動做了朝鮮戶牌體驗、遇到中秋節做了松餅、到全州韓屋村就穿韓服、到麗水就搭纜車和華美達高空滑索、到仁川就搭月尾海洋列車、到汝矣島那就搭首爾之月熱氣球升空吧。
▲種特別體驗(首爾之月、月尾海洋列車、仁川都護府官衙戶牌、韓屋村韓服、中秋松餅、麗水纜車、華美達高空滑索)
▲ 八個美麗與文化兼具的必遊景點. 가볼만한 명소를 추천.
如果能理解一些地方的歷史文化,在這些景點旅遊時您的內心會更有感情。推薦這次去的八個美麗與文化兼具的景點。
青瓦台、青瓦台舍廊房(多媒體)、光明洞窟、波州國立民俗博物館(館藏)、龍山家族公園(多媒體)、月尾島、水原華城行宮、全州韓屋村。
(參加了10/4水原華城文化節,三場精彩的舞台劇演出讓我感動的流淚)
▲個美麗與文化兼具的必遊景點 青瓦台、青瓦台舍廊房(多媒體)、光明洞窟、波州國立民俗博物館(館藏)、龍山家族公園(多媒體)、月尾島、水原華城行宮、全州韓屋村。
當然還有許多生活中發現的優點:例如:公車站有編號更方便路線搜尋,高速公路有公車專用車道,商店幾乎都是機器點餐有圖片對照,各種商店可以使用海外信用卡(只遇到4次不能使用),大部分的咖啡廳、餐廳或部分公車方便手機充電..等。便利的模式讓外國人也能愉快的生活。
希望下次再來韓國發現更多不一樣,以及多采多姿的美麗景點與趣味體驗。
▲韓國交通貼心設計 公車站牌編號、專用停車位
위의 글은 대만의 인터넷 채널 陳資雅 記者의 한국 방문 취재기로서 일부 오역이 있을수도 있음을 밝혀 둡니다